记者裴健如编辑孙磊
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运费上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少车企选择通过涨价来缓解压力。
据央视财经报道,日产汽车日前宣布,将对旗下纯电动汽车主力车型聆风提价。日产聆风目前在日本国内的售价约合人民币18万元,到9月22日为止该车型将继续维持这一价格,但自9月23日开始将暂停订购,重启销售后会公布上调后的价格。
官方资料显示,聆风是日产汽车旗下首款纯电动汽车,于2010年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市场推出。2017年,第二代日产聆风发布,续航提升至400公里。截至2021年3月,日产聆风全球累计销量超过50万辆。
上述报道称,日产聆风涨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受俄乌局势影响,作为车载电池的主要原料的锂,价格一度涨到去年的6倍,镍的价格也达到去年的2倍以上;其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钢铁和铝等原材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第则是由于物流成本的飙升。
事实上,不只是日产汽车,斯巴鲁、三菱和马自达等多家日企也都在近期相继对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
8月25日,斯巴鲁宣布将森林人SUV的价格提高5万日元,涨幅约为2%。其中,入门级车型售价由297万日元提升至292万日元。
斯巴鲁首席财务官水间胜之在此前的财报发布会上曾表示,“稳步推进修改车辆价格,以抵消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此外,马自达也于8月4日宣布对CX-30SUV和马自达3两款车型涨价6万日元,涨幅约为3%;三菱汽车则于8月1日将微型面包车德利卡D:5售价提高8万日元,将小型车MIRAGE售价提高3万日元,涨幅均约2%。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与日本制铁就车用钢材提价达成协议,自2022年度下半财年开始,日铁向零部件公司供应的价格将比上半财年提高约4万日元/吨,涨幅近两到三成,为2010年度以来最高。
据了解,丰田汽车是日本国内采购钢材最多的企业,丰田汽车统一采购面向零部件厂商的钢材和自身所用的钢材,根据从日铁进货的价格,确定向零部件公司供货的钢材价格,其进货价已成为造船和家电等行业采购价的大致标准,随着丰田汽车接受大幅涨价,其他产业的钢材价格也将随之上涨。
在此前发布的2022财年业绩预期中,丰田汽车方面表示,本财年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费用预计为45万亿日元,即使销量提升,同时开展成本改革,也无法弥补该部分影响,预计本财年内收益会有所减少。
虽然丰田汽车在日本市场尚未开始涨价,但在美国市场,丰田汽车旗下主力车型的建议零售价提高了5万日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汽车日前发布消息称,把原计划秋季上市的新款SUVZR-V的上市时间推迟到2023年春季,原因则是在全球半导体短缺、供应链混乱、交货期推迟等因素影响下,本田汽车将优先交付现有车型;丰田汽车同样也为加快新车交付设置了“推荐规格车型”,即通过限定选配等来提高生产效率,最多可把交车时间缩短至2~3个月。这一措施将从8月上市的小型MPV开始推行,然后扩大到轿车等其他车型。
实际上,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考验外,日系车企还面临产能不足的困扰。以丰田汽车为例,今年7月,丰田汽车全球产量约为70.7万辆,同比下滑6%,低于此前计划的80万辆目标。其中,丰田汽车在日本本土的产量约22万辆,同比下滑22%。今年以来,丰田汽车已多次对日本国内产线生产计划进行调整,本田、马自达、三菱、斯巴鲁、日产等车企也均遭遇过停产或减产困扰。
“产量有限仍然是斯巴鲁最大的障碍,如果我们能生产更多的汽车,就会带来更多的销量。”水间胜之称。
在多方面因素制约下,日系车企的销量也正承压。最新数据显示,丰田、本田、马自达、斯巴鲁等四家车企8月在美国市场中的销量合计约为366万辆,同比减少15%。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述日系汽车品牌的车型价格还未传出上涨的消息。
不过,大家也没有必要太过担心,配资陷阱并不是常态,只要我们在选择配资平台时认真细致一点,多提高一下自己的投资水平,那总体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再说,交易这么久,不踩雷几乎是不可能的,学会及时纠正就好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