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三周年将至,A股市场本周限售股解禁市值大增至超过2400亿元,规模为全年第二高,7月22日为本周解禁峰值,多为“大非”解禁。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95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981亿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2,4366亿元。
多只股票宣布自愿延长限售期,包括中国通号、容百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等公司,尽管如此,本周科创板解禁公司仍有48家,解禁市值高达1,8765亿元,占据了77%的份额。
本周解禁规模超100亿市值的公司多达八家,分别为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杭可科技、中国外运、西部超导、上海临港、华兴源创、南微医学。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科创板解禁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大非”解禁后股价往往易涨;“小非”解禁虽有影响,但1-4月已提前调整,7月“小非”占比较低。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当前科创板即将进入解禁股陆续释放的阶段,解禁后的短期集中减持的产业资本与逢低布局优质科创企业的中长期资金或出现明显的博弈。
7月科创板解禁以电子行业规模最大,相关公司2022年盈利增速预期改善的幅度较大。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是本周解禁规模最大的公司。根据公告,公司7月22日有87亿股首发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464%,约合解禁市值3249亿元。此次解禁涉及股东共16位,包括公司8家法人股东和8位自然人股东。
中微公司为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公司,业绩表现优秀。连续五年公司净利润倍增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约15%。公司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1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5642%到630.34%。
中微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上半年新签订单30.6亿元,同比增长62%。未来一年的业绩也因此有所保障。
上市以来,中微公司股价经历过大起大落。最高时,公司股价高达2900元/股,最新股价1130元/股,市值超过700亿元。公司发行价201元/股,最新股价较发行价还有近3倍的涨幅,原始股东通常持股成本更低,收益相应更高。
中微公司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芯片龙头澜起科技同日解禁市值也超过300亿元。根据公告,公司有93亿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533%,是解禁前流通盘的一倍。解禁股东包括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内共16位。
在疫情影响之下,澜起科技今年一季度仍取得了翻倍的增长,归母净利润06亿元。
股价却难有起色。澜起科技年内跌幅346%,最新股价513元/股较发行价有超过110%的涨幅。解禁压力之下,股价将继续受压。
澜起科技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解禁规模第三的杭可科技股价年内跌幅也超过30%,今年却是公司业绩表现最佳的一年。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幅约80%,达9,3690万元。
杭可科技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不过解禁并非减持,尤其是“大非”在减持前必须提前披露减持计划,因此投资者可关注相关公司会否之后存在此类公告。
此外,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17家,前三分别为中国外运、上海临港、宏和科技。解禁市值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计有34家。
解禁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一倍多的公司共计有15家,华兴源创、宏和科技、咸亨国际、中国外运、杭可科技、仕净科技、瑞可达、南微医学流通盘大增超2倍,均为首发限售股解禁。由于流通股份的大量增加,这类公司限售股解禁对自身股价影响相对较大。
从解禁股份的类型来看,仅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有33家,仅首发战略配售股份17家,同时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首发战略配售股份3家,同时首发一般股份和首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6家,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有16家,股权激励限售股份16家,股权激励一般股份4家。
记者|张艺
科创板三周年将至,A股市场本周限售股解禁市值大增至超过2400亿元,规模为全年第二高,7月22日为本周解禁峰值,多为“大非”解禁。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共有95家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981亿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2,4366亿元。
多只股票宣布自愿延长限售期,包括中国通号、容百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等公司,尽管如此,本周科创板解禁公司仍有48家,解禁市值高达1,8765亿元,占据了77%的份额。
本周解禁规模超100亿市值的公司多达八家,分别为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杭可科技、中国外运、西部超导、上海临港、华兴源创、南微医学。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科创板解禁影响有限,原因在于“大非”解禁后股价往往易涨;“小非”解禁虽有影响,但1-4月已提前调整,7月“小非”占比较低。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当前科创板即将进入解禁股陆续释放的阶段,解禁后的短期集中减持的产业资本与逢低布局优质科创企业的中长期资金或出现明显的博弈。
7月科创板解禁以电子行业规模最大,相关公司2022年盈利增速预期改善的幅度较大。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是本周解禁规模最大的公司。根据公告,公司7月22日有87亿股首发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464%,约合解禁市值3249亿元。此次解禁涉及股东共16位,包括公司8家法人股东和8位自然人股东。
中微公司为高端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公司,业绩表现优秀。连续五年公司净利润倍增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滑约15%。公司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1亿元至5亿元,同比增长5642%到630.34%。
中微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上半年新签订单30.6亿元,同比增长62%。未来一年的业绩也因此有所保障。
上市以来,中微公司股价经历过大起大落。最高时,公司股价高达2900元/股,最新股价1130元/股,市值超过700亿元。公司发行价201元/股,最新股价较发行价还有近3倍的涨幅,原始股东通常持股成本更低,收益相应更高。
中微公司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芯片龙头澜起科技同日解禁市值也超过300亿元。根据公告,公司有93亿股首发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533%,是解禁前流通盘的一倍。解禁股东包括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内共16位。
在疫情影响之下,澜起科技今年一季度仍取得了翻倍的增长,归母净利润06亿元。
股价却难有起色。澜起科技年内跌幅346%,最新股价513元/股较发行价有超过110%的涨幅。解禁压力之下,股价将继续受压。
澜起科技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解禁规模第三的杭可科技股价年内跌幅也超过30%,今年却是公司业绩表现最佳的一年。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幅约80%,达9,3690万元。
杭可科技本次限售股解禁明细
不过解禁并非减持,尤其是“大非”在减持前必须提前披露减持计划,因此投资者可关注相关公司会否之后存在此类公告。
此外,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17家,前三分别为中国外运、上海临港、宏和科技。解禁市值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计有34家。
解禁数量是解禁前流通股一倍多的公司共计有15家,华兴源创、宏和科技、咸亨国际、中国外运、杭可科技、仕净科技、瑞可达、南微医学流通盘大增超2倍,均为首发限售股解禁。由于流通股份的大量增加,这类公司限售股解禁对自身股价影响相对较大。
从解禁股份的类型来看,仅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有33家,仅首发战略配售股份17家,同时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和首发战略配售股份3家,同时首发一般股份和首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6家,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有16家,股权激励限售股份16家,股权激励一般股份4家。
选择股票配资产品时,一定要提高谨慎,结合当前配资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多制定一两套配资方案,随机应变,适当操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牛观点